10月18日,由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和烟台大学主办,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2025年常务理事会成功举办。会议以“2025宏观经济形势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及问题、中国经济发展的治理逻辑、创新型国家建设、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驱动引擎、产融协同、低空经济、国民经济管理学发展等前沿热点,展开了8个主题报告。大会开幕式由学院宋岩院长主持。

开幕式上,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丽介绍了烟台大学总体情况,他表示,向长期以来对烟台大学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的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和各位常务理事表示衷心的感谢,期待与学会及各位专家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学校应用经济学科的繁荣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刘瑞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学会坚持每年举办高水平的常务理事会和年会,致力于推动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希望会议能推动相关院校、专业的交流合作,推动前沿问题的研究和多出优秀的学术成果。

上半场主题报告环节,由中央财经大学原副校长、学会原副会长赵丽芬教授主持,刘瑞教授作了题为“202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及问题”的报告,辽宁大学赵德起教授作了题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治理逻辑”的报告。

下半场报告环节,由安徽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学会副会长廖信林教授主持,西南政法大学李树教授作了题为“创新型国家建成的必要条件”的报告;安徽大学蒋长流教授作了题为“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联性”的报告;安徽财经大学戴为民教授作了题为“培育新质生产力:驱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引擎”的报告;云南大学马子红教授做了题为“产融协同的就业创造效应:基于中国地级市的经验证据”的报告;广东财经大学崔建华教授作了“立足和服务于广东经济发展的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报告;烟台大学李振杰教授作了“低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的报告。


责任编辑:林德林 审核:李振杰